10月10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研究生院在千佛山校区三号教学楼3543会议室举办第1256期“治学•修身”研究生学术论坛,华东师范大学丁安琪教授应邀作题为“标准与策略的融合:《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解析”的学术讲座。国际教育学院和文学院等部分教师、2024级全体研究生参加。讲座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茂祥教授主持。
丁安琪教授从《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大纲的研制背景和意义出发,指出截至2023年底,全球中文教育的蓬勃发展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一是普及范围,在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二是教育体系融入,85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三是大学课程开设,4000多所海外大学开设中文课程;四是学习人数,超3000万人学习中文,近2亿人学习和使用中文;五是考试参与,4000多万人次参加各类中文考试。她表示,在此背景下,构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对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着深远意义。
她表明大纲将中文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级目标,并从语言理解、表达和人际沟通三个方面对中文综合运用能力进行分级描述。在课程内容方面,该体系采用主题化设计,按照不同等级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有机结合。而评价体系则包括评价理念、方式及常见样例等内容。
丁安琪教授进一步指出,大纲的特点在于以《标准》为基础,框架模块化,内容主题化,等级多层化以及路径多元化。这些特点赋予大纲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进度选择教学起点,并依据大纲建议的路径图规划和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都能取得进步。
丁安琪教授强调《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为全球中文教育提供了统一的教学框架和评估标准,有助于提高汉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同时,该大纲也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进阶路径,促进了全球汉语教育的均衡发展。本次讲座为中文教学、测试与评估等各个环节提供了系统性指导,旨在全面推动中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丁安琪,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本科毕业。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执行副主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标准与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中文教师教育等。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及教材等二十余部。曾主持《国际中文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研发工作。